文明互鉴大讲堂
文明互鉴大讲堂 第33期 | 陈洪捷 | 德国现代大学理念:形成与影响
主题:德国现代大学理念:形成与影响主讲人:陈洪捷(宁波大学二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教授)主持人:崔延强(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与谈人: 张  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西南大学期刊社社长,研究员)邓  磊(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叶林(西南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副教授)时间:2025年7月9日(周三)15:00地点:中希文明互鉴中心...
2025年06月21日
讲座纪要 | “文明互鉴大讲堂” 第32期 谢乃和:中国古典学“三大体系”构建之学理抉原
2025年6月16日晚,文明互鉴大讲堂第32期《中国古典学“三大体系”构建之学理抉原》由东北师范大学谢乃和教授主讲。讲座由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副主任李发教授主持。本次讲座,谢教授对中国古典学学科从学理上进行了深入阐释,具体分为三部分:学科体系建构中的“中西”之分、学术体系中的边界之争、话语体系构建中的“器道”之合。首先,谢教授指出,中国古典学经历由清末民初模仿西方学制到现代不断转型的过程。这种转变实际上是在...
2025年06月19日
讲座纪要|“学行堂名家讲座”暨“文明互鉴大讲堂”第29期 黄冠云:读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
5月27日晚,汉语言文献研究所、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办的“学行堂名家讲座暨中希文明互鉴大讲堂第29讲”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捷克科学院亚非研究所台湾中心黄冠云教授应邀做了题为“读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的讲座。文献所所长孟蓬生教授主持讲座,文献所及其他学院的部分师生到场聆听。黄冠云教授演讲孟蓬生教授主持黄冠云老师的讲座围绕《赤鹄之集汤之屋》15根简展开,他从全文的叙述结构、情节是否完整...
2025年06月09日
讲座纪要 | “文明互鉴大讲堂” 第27期 蔡曙山:自然、文化与文明
5月30日下午,文明互鉴大讲堂第27期讲座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201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清华大学认知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蔡曙山教授报告,题目为“自然、文化与文明”。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副主任、国家治理学院哲学系郭美云教授主持讲座。讲座伊始,蔡曙山教授以自然、文化与文明彼此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指出与文化相比,自然更为重要,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极其澄明的自然文化观,其自然文化哲...
2025年06月04日
讲座纪要 | “文明互鉴大讲堂” 第26期:Elizabeth Ashford:柏拉图的洞穴喻及其当代意义
2025年5月30日上午,文明互鉴大讲堂第26期讲座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报告厅201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特邀圣安德鲁斯大学高级讲师Elizabeth Ashford教授担任主讲,主题为“柏拉图的洞穴喻及其当代意义”,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哲学系毛兴贵教授主持本次学术活动。讲座伊始,Ashford教授以一个引人深思的“特朗普生存工具包”图片作为切入点,其中赫然包含一本柏拉图的《理想国》。教授由此提出本次讲座的核心问题:为何柏拉图的《...
2025年06月02日
文明互鉴大讲堂第30期 | Lampros I. Papagiannis:Philosophy Beyond Philosophy
主题:Philosophy Beyond Philosophy主讲人:Lampros I. Papagiannis(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助理教授)主持人:孟凡君(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时间:2025年5月30日(周五)19:30地点:中希文明互鉴中心201学术报告厅讲座提要本次讲座将从元哲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哲学的本质及其在当代的使命。首先,通过回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的诞生及其精神特质,分析21世纪哲学所面临的挑战;其次,考察古代哲学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遗留的本体...
2025年05月29日
讲座纪要 | “文明互鉴大讲堂” 第28期 张伟:“乌合之众”是如何“乌合”的?——群体心理学和现象学的分析
2025年5月25日晚,文明互鉴大讲堂第28期讲座在中希文明互鉴中心201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讲座邀请到中山大学哲学系张伟教授报告,题目为“乌合之众”是如何“乌合”的?——群体心理学和现象学的分析,西南大学哲学系陶林教授主持讲座。讲座伊始,张伟教授就主题报告题目中所提到的概念做了一个简明解释。他认为勒庞所提到的“乌合之众”是指一种群体,而“乌合”却表现出带有贬义色彩的含义,本次讲座便是从其实际意义上的群体...
2025年05月28日
文明互鉴大讲堂第28期 | 张伟:“乌合之众”是如何“乌合”的?——群体心理学和现象学的分析
主题:“乌合之众”是如何“乌合”的?——群体心理学和现象学的分析主讲人:张伟(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人:陶林(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哲学系教授)时间:2025年5月25日(周日)晚上20:00地点: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报告厅讲座提要乌合之众的问题是由勒庞引出的,他对整个乌合之众或者说群体心态给出了非常细腻和精彩的描述。弗洛伊德的群体心理学给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框架,核心关切在于:乌合之众得以...
2025年05月22日
文明互鉴大讲堂 第27期|Elizabeth Ashford:柏拉图的洞穴喻及其当代意义
主题:柏拉图的洞穴喻及其当代意义主讲人:Elizabeth Ashford (圣安德鲁斯大学高级讲师)主持人:毛兴贵(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哲学系教授)时间:2025年5月30日(周五)9:00地点:中希文明互鉴中心201学术报告厅>>>讲座提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了著名的洞穴喻。既可以从知识论的角度也可以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对洞穴喻进行诠释。不仅如此,还可以用洞穴喻来对当今社会的各种经济、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解释。本讲座将结合...
2025年05月16日
文明互鉴大讲堂 第26期 | 蔡曙山:自然、文化与文明
主题:自然、文化与文明主讲人:蔡曙山教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认知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教授)  主持人:郭美云教授(西南大学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副主任、国家治理学院哲学系教授)时间:2025年5月30日(周五)15:00-17:00地点: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学术报告厅讲座提要本报告讨论自然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和文明的关系以及自然与文化和文明的关系;提出人类心智和认知五个层级的理论:心智是人类在进化中获得的认识能力和生存发展能力...
2025年05月13日
共27条 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