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典学大会
位置: 首页 >世界古典学大会 >正文

首届古典学大会第三分论坛专栏(五)|李永斌:克里斯提尼的三一区改革与雅典城邦政治共同体的重组

发布日期:2024-11-16

编者按

2024年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教育部、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希腊文化部、希腊雅典科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古典文明与现代世界”。西南大学与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共同承办了第三分论坛“古典语文与古典学传统”,聚焦古典语言(古汉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在古典学中的根基作用,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古典学研究,促进文明传承发展,推动文明交流与互鉴。为此,我们将陆续推介第三分论坛的学术观点,以飨读者。





克里斯提尼的三一区改革与雅典城邦政治共同体的重组

李永斌

克里斯提尼是古代雅典著名的政治家,他于公元前508年实行的一系列改革,是雅典历史发展过程中一次影响深远的标志性事件,也是学术界长期以来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议题。

克里斯提尼把雅典的全部居民划分为十个部落,取代原来的四个部落。他将全部德莫分为三十组,十组在城市地区、十组在沿海地区、十组在内陆地区,这些组被称为三一区。通过抽签将其中的三个三一区划入一个部落。通过这种方式,每个部落在这三个地区都各占一份。

在克里斯提尼改革之前,作为一个城邦国家的雅典,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共同体。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主要是由各种血缘和地域关系组成的贵族家族集团所控制。克里斯提尼在以德莫组建成三一区的过程中,用政治地理空间来改造地缘和血缘纽带,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阿提卡所属各个地区传统家族和宗教的势力,使得他的一整套改革措施得以顺利推行。这样,以三一区为枢纽,克里斯提尼就组建了一个“德莫—三一区—部落”的新体系。这个新体系,成功地将以自然地理为基础,以家族势力为表征的早期雅典社会共同体,重组为以政治地理为基础,以公民的政治活动为核心纽带的政治共同体。虽然“德莫—三一区—部落”的整个体系非常复杂,但是本质上还是一个垂直体系,最终的制度设计还是落实到作为一个共同体的城邦。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将拆分后的三一区组合成十个新的部落。基于三一区混合而成的部落,在雅典城邦政治共同体的重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每个部落都有一整套与雅典国家机构相配套的议事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能够在每个部落层面实现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二,每个部落都成为阿提卡不可或缺的一小部分,因为每个区域都在部落中有所体现。由三十个三一区混合组成的十个部落,也超越了由地域性造成的限制,必定有助于部落公民大会中的每个成员都把阿提卡看成一个整体。地域分歧可以在部落会议上协调解决,这样一来,分歧就不会出现在城邦层面而导致政体结构的分裂,因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城邦政治共同体的团结。因此,克里斯提尼改革对雅典城邦政治面貌和国家实力的积极影响,从古至今都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可。



李永斌教授系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英国牛津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曾获得北京市“创想杯”微课大奖赛一等奖,首届北京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主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础性研究基金资助,主持过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市哲社规划项目,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中译工程”。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专著和译著多部,是国内知名的古典学研究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