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希文明互鉴青年行

山东大学“中希文明互鉴青年行”2024年暑假访学侧记

发布日期:2024-08-24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必须深入了解和把握各种文明的悠久起源和丰富内容,让一切文明的精华造福当今、造福人类,相信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一定能在这方面大有作为”。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积极发挥平台和引领性作用,积极统筹中国和希腊两国八校,以源远流长的文明为纽带,推出了“中希文明互鉴青年行”品牌人文交流项目,推动两国教育、青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为文明互鉴注入新时代内涵,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凝聚起新的共识与力量。

中希文明互鉴,青年在行动。古典高校行,我们在推动。

1F4AF

山东大学是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的共建高校,于2024年7月首次参加“中希文明互鉴青年行”暑期学校。本次暑期学校由中希文明互鉴中心组织和支持,希腊帕特雷大学和山东大学组织实施。7月3日,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类专业的35名本、硕、博学生在人文社科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场精彩的文明之约。

文明的喜相逢,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开始。当CA863次航班缓缓降落在雅典国际机场,一晚的疲惫一扫而光,探索中希文明交流互鉴“密码”的热情油然而生。

上半段的访学活动主要在雅典进行,精彩的学术讲座是其中的重头戏。古希腊史专题讲座生动地阐述了古希腊文明的起源及其对西方文明的深远影响,从古老的米诺斯文明到迈锡尼文明,再到辉煌的古典希腊,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智慧和创造,同学们仿佛穿越到了那个充满思想碰撞的时代,亲眼见证了苏格拉底在市集上与年轻人辩论,见证了柏拉图在其学园中教授哲学。拜占庭时期的希腊史专题讲座聚焦拜占庭时期的科技、艺术、宗教和文化,同学们体会到了希腊经典的保存与传播对整个欧洲的影响,对东西方文化交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古希腊悲剧专题讲座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了古希腊的戏剧,并开始思考古希腊戏剧艺术的价值和现实意义;通过情境式学习古希腊戏剧表演,大家深刻感悟到了古希腊戏剧不止是在讲述社会、生活和政治,更是在呈现哲学、宇宙和人性。现代希腊史专题讲座让同学们系统地了解了希腊独立、民族身份构建和现代化的曲折历史进程,分析了希腊对东地中海地区政治格局产生的重要影响。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本次暑期学校将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进行了有机融合。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同学们进行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验式现场教学。在波塞冬神庙、雅典卫城、古市集、公民大会举办地普尼克斯等遗址,同学们穿越千年寻找智慧的轨迹;在国家考古博物馆、卫城博物馆、古市集博物馆、拜占庭博物馆、战争博物馆等场馆,同学们感受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精湛的艺术;在柏拉图学园和亚里士多德吕克昂学校,大家一边环绕残垣漫步,一边讨论着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故事和思想……鲜艳的花朵在骄阳下盛开,向远道而来的青年发出阵阵清香,恍然间哲人们就在身边,为千年后的东西方思想交流而喜悦;在大理石体育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交接仪式在同学们脑海中浮现。

7月8日,山东大学访学团组走进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与肖军正大使和使馆青年外交官代表进行了座谈和交流。使馆青年外交官介绍了中希关系中的重大事件和动人篇章,山东大学师生分享了第一周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并共同观看了中希文明互鉴的纪录片。肖军正大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鼓励同学们通过实地访学,深刻领悟交流互鉴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价值与功能,他勉励青年学子扩宽国际视野,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山东大学师生纷纷表示,愿作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为中希两国世代友好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1D6A6

雅典的时光过后,访学团穿过了科林斯地峡,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寻访迈锡尼文明的足迹,聆听埃皮达鲁斯剧场的回响,体验纳芙普利翁的风情。头脑中不时闪现的,还有2000多年前几乎波及整个希腊世界的那场战争。带着对历史的回忆、对文明的向往、对文明互鉴的感悟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理解,访学团踏上了去帕特雷的征程。在那里,将开启更多的喜悦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