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27日,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与西南大学出版社在西南大学成功举行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并正式启动“文明互鉴文库”建设工程。此次活动由中希文明互鉴中心、西南大学出版社以及西南大学社科处共同举办,旨在推动对中希两国文明深入研究与交流互鉴的成果发布。在签约环节,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副主任李发与西南大学出版社分管副社长徐中仁共同签署了合作协议。该协议明确了双方在“文明互鉴文库”建设中的合作内容、责任分工及未来规划。仪式由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勇主持。

中希文明互鉴中心主任崔延强表示,此次签约是落实中心建设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意在围绕中心重大学术工程项目,打造“文明互鉴文库”旗下的标志性成果,涉及三大辑刊、系列大型丛书,如辑刊《文明互鉴》《文明互鉴发展报告》《希腊研究》,丛书包含“初识中华文化基因”“线性文字B研究译丛”“中国古文字中英(中希)读本”“中希古典语文学比较研究”“希腊文学艺术在中国”“希腊神话翻(编)译丛书”“中希神话比较研究”“希腊逻辑史”“希腊逻辑研究经典译丛”“海外汉学家中国古代逻辑论丛”“中西物质文明交流史”“希腊法律经典译丛”“文明互鉴数字人文与场馆教育研究丛书”等。
西南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发钧在仪式上回顾了出版社在推动文化交流方面所做的努力与贡献,并表示将全力以赴支持“文明互鉴文库”的建设。张发钧表示,出版社将成立编辑专班,系统设计,提供高质量服务,以最好的恒心和初心,用新时代出版人的匠心,打造高品质文库,为文明互鉴交流做出更大贡献。

西南大学社科处处长王牧华在发言中强调了学术研究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文明互鉴在新文科建设中和国家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社科处将从2035先导计划、平台建设、辑刊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中心建设,推出我校高水平标志性成果。
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文明互鉴文库”建设工程的正式启动。未来,双方将携手合作,共同推动中希两国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为两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